改革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传统服装外贸企业享新政红利
欢迎光临~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512-55230820

公司新闻

改革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传统服装外贸企业享新政红利

  8月19日,在青岛即发集团旗下华诺公司内,一批保税面料进入生产车间,经过工人剪裁和缝制后,生产成为印花汗布衫。不久后这些产品将出口至日本。

  这批面料是华诺公司通过企业集团加工贸易方式,从青岛即发集团另一家分公司调拨至此的。得益于青岛海关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企业集团可以将进口保税料件在旗下成员企业间灵活流转,且不再向海关缴纳保证金。

  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是青岛海关今年开展的一项业务改革,它突破以单一企业为单元的传统加工贸易模式,将同一集团下的诸多成员企业视为整体进行监管,加工贸易货物可自主存放、自由调拨,成员企业间开展外发加工业务,也可免除备案手续和保证金。

  青岛即发集团是一家大型针织服装企业,作为传统行业外贸企业,这家公司入选青岛海关所属即墨海关首家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旗下公司可同时享受加工贸易新政。

  “即发集团加工厂数量多、分布广。以前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在不同工厂流转时都需要办理外发加工手续,办理流程繁琐,全工序外发时还需要向海关提交担保,占用企业流动资金。”青岛即发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战波介绍,企业集团加工贸易模式的施行,很好地解决这方面问题,不仅为企业提供诸多方便,且全工序外发也免于提供担保,降低财务资金压力。

  此外新监管模式还允许企业在做好记录前提下,将加工贸易货物灵活存放于集团内成员企业备案的场所,帮助企业实现“订单式生产”的经营模式。

  “为满足海关监管要求,以往我们进口的保税料件都需要集中存放,增加存储和驳运成本,严重影响效率。”战波说,现在企业向即墨海关申请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公司进口的保税料件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直接存放于不同生产企业的仓库,即用即取,如果有的工厂进口料件不能及时到位,还可以就近调拨,有效解决服装企业订单交期紧的问题,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即墨海关统计,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以来,青岛即发集团已开展货物自主存放、保税料件流转、外发加工等多项业务,涉及保税货物350吨,货值约190万美元,减少企业资金占用近百万。

AAA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