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转移”和“升级”的辩证法
欢迎光临~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512-55230820

公司新闻

纺织行业:“转移”和“升级”的辩证法

30年前,1978年7月的一天,香港信孚手袋制品公司经营者张子弥带着几个手袋和一些布料找到广东东莞虎门镇,请当时的太平服装厂照样加工。

  此举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信孚手袋制品公司,之后成立的太平手袋厂也成为当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随后,承接产业转移开始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30年后,产业转移还在继续,但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2008年,东莞市关停的中小企业达800多家,这一数字和往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基本没有一家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能够转移出去。”东莞市经委的同志说。

  在浙江温州,这几年每年大约有2000家企业以各种方式进行转移。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些企业大都是有能力转移的企业,没有一家是在温州经营不下去的企业。

  “企业转型升级之后才能有转移。”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的判断,得到了很多人认同。在很多地方,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转移”和“升级”正变得辩证而统一。

 转型升级之后才有转移

  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项重要举措完成了企业近年来的战略部署。2008年,企业新的生产基地落户在棉花产地江苏盐城的大丰市。“上海发展纺织业已经没有比较优势,我们的生产基地已经逐渐转移到上海周边地区。”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封亚培说,上海总部作为贸易、研发中心,效益大大提升。

  浙江温州的康奈集团有着类似的转移。康奈集团正在四川崇州建设生产基地,那里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相对便宜,更坐拥西部地区广阔市场。“温州本部将来的主要定位是研发设计和生产高端产品。”康奈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说。

  率先发展的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之后,就有了将低端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的内在要求。温州市经贸委主任姜增尧形象地把康奈这样的企业比喻为“风筝”。

“不过我们不担心放出去的风筝收不回来,因为在转移生产制造环节的同时,我们要留住品牌,留住研发。”姜增尧说。

  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温州每年转移的2000家左右企业都是有能力转移的企业。这个能力并不是简单指企业的经济规模,而是已经实现了升级,或者正在积极升级之中。

  “转移的前提是实现转型升级。”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认为,温州2000多家服装企业,大部分还依赖于温州的信息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生存,还不到转移的时候。只有企业自身实现了升级,发展了品牌、研发、流行趋势发布、创意等面向服装制造的服务业,制造环节才能转出去。”而这样的转移,正像“放出去的风筝”,根还留在温州。

  目前东部地区的很多企业还难以完成产业链低端环节的转移,更多的是规模的扩张。以温州服装产业为例,虽然从技术层面来看,温州的精品服装制作能力已经很强,尤其是西服,许多国际品牌都在温州生产。“但温州企业本身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来料加工出口仍然是主流,企业自主设计的产品出口比例还不高,更不用说品牌产品出口。”郑晨爱认为,研发能力跟不上,制造环节就转不出去。

  转型升级之后才有转移,浙江绍兴纺织产业发展的轨迹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30年的发展,从纺纱、织布到印染,从生产到设计,绍兴纺织产业链十分完善。在绍兴市经贸委副主任商城飞看来,“绍兴纺织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更加贴近市场终端,根据需求来决定上游生产,更加注重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绍兴纺织产业中,织布环节的总量正不断减少,比重呈下降趋势。不少企业选择把织布环节转移到江苏吴江等地。这样的变化也让人们对纺织这样的传统产业有了新的认识。传统产业不一定就是夕阳产业,纺织产业要转移,但并不是要全部转出去。

  浙江越红控股集团的探索很有代表性。两年前他们成立了越红纺研,为绍兴众多纺织工厂和贸易公司提供打样、设计服务。越红控股集团董事长金兴全说,企业如今和100多家下游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正在赚研发和高科技的钱,而低端的生产环节则开始“转出去”,在陕西韩城建立了纺纱生产基地。

  越红的探索和绍兴市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2008年,绍兴出台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指导意见》,“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纺织产业升级,从长远来看,资源消耗大、劳动密集的低端制造环节肯定是要转移出去的。”商城飞说。

  转移是升级的重要手段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地方经济,升级与转移都是统一的。对企业,转移是生产环节细分的结果,升级了低端制造环节就要转出去;对地方,转移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腾笼换鸟”把附加值低的产业或部分环节转出,为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成了不少城市共同的选择。以上海为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上海市确立的产业发展重点,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空间,开始成为这个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上海市的产业转移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从一个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达的城市转变为一个重化工业城市,发展出钢铁、石化、机电、汽车、造船、计算机等六大支柱产业。“新一轮的发展定位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要把这些既有产业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留在上海,生产环节转出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说。

  2005年年末,上海市产业合作促进中心成立。上海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淘汰4000至5000家,也就是每年800至1000家,关停并转的企业都包括在内。中心副主任陈昌其说,“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协助落后产能的淘汰,为企业向外转移提供信息的桥梁。”

  在浙江温州,一个名为《关于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意见》的文件出台。《意见》强调发挥温州产业优势,注重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

  为了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温州市制定了汽摩配、泵阀、电气、船舶、风电装备、服装、鞋业、合成革、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等10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梳理了一批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形成了《关于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

  承接产业转移中同样孕育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对于很多地区来说,根据产业规划有目的承接产业转移,开始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

  从2008年7月开始,随着《关于实施“千百亿工程”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江苏镇江下定决心对既有的机械、化工、造纸、电子信息、材料工业、交通设备、食品、电力等8大支柱产业进行调整,装备制造业、绿色化工业、造纸业、新材料业和特种金属业开始成为这个城市新的产业发展目标。镇江市经委党组成员朱利荣介绍说,镇江要围绕5大产业进行点对点的招商,对于不符合产业要求的企业一个都不要。

  镇江的做法目的很明确,就是基于自身优势和资源,对产业结构做一次提升,而承接好相关产业转移,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可以肯定的是,把握好产业转移的机遇,无论对于转出地还是承接地,都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AAE4T45UY75T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