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纺织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绿色转型压力。传统染整工艺普遍采用高能耗、高水耗、高化学品投入的生产模式,不仅造成大量废水排放,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此背景下,环保染整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推动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路径。
灰色塔丝隆(Gray Taslon)与白色摇粒绒(White Polar Fleece)的复合布料因其优异的耐磨性、保暖性及柔软手感,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服装、防寒夹克、休闲服饰等领域。然而,该类复合面料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常涉及复杂的前处理、染色、后整理等环节,尤其在塔丝隆部分的染色中,易产生大量含偶氮染料、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严重制约其绿色化进程。
本文系统探讨环保染整工艺在灰色塔丝隆复合白色摇粒绒布料生产中的实践应用,涵盖原材料特性、工艺流程优化、节能减排措施、产品性能评价等内容,并结合国内外权威研究数据,深入分析环保技术的实际成效与推广前景。
塔丝隆是一种以尼龙66(PA66)或尼龙6(PA6)为原料,通过强捻、高密度织造而成的高强度梭织面料,具有耐磨、抗撕裂、轻质等特点。其名称源自英文“Taslan”,初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现已成为高性能功能性面料的代表之一。
灰色塔丝隆通常用于复合面料的外层,提供结构支撑与防护功能。由于其表面致密,染色时渗透性较差,传统工艺需依赖高温高压染色设备及大量助剂,导致能耗与污染问题突出。
摇粒绒是一种由聚酯纤维(PET)经拉毛、剪毛、摇粒等工艺制成的起绒织物,具有极佳的保温性、透气性和柔软触感。白色摇粒绒作为内层材料,主要发挥保暖与亲肤作用,但由于其多孔结构,在染整过程中易吸附染料杂质,影响成品色泽均匀性。
灰色塔丝隆复合白色摇粒绒布料采用热压或点状粘合工艺将两层材料结合,形成双层面料结构。外层塔丝隆提供防风、耐磨性能,内层摇粒绒增强保暖与舒适性,广泛应用于滑雪服、登山服、工装夹克等户外装备。
传统复合布料染整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工序 | 主要操作 | 使用化学品 | 能耗/水耗 |
|---|---|---|---|
| 前处理 | 退浆、精炼、漂白 | 烧碱、双氧水、表面活性剂 | 高温(98℃),水耗大 |
| 染色(塔丝隆) | 高温高压染色 | 分散染料、匀染剂、pH调节剂 | 高温(130℃),高压 |
| 染色(摇粒绒) | 常压染色 | 分散染料、载体剂 | 中温(100℃) |
| 后整理 | 定型、防水处理 | PFAS类防水剂、柔软剂 | 高温定型(180℃) |
| 水洗 | 多次冲洗 | 清水 | 水耗极高 |
该流程存在显著的环境负担:据《中国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统计,每吨纺织品染整平均耗水150-200吨,COD(化学需氧量)排放达800-1200 mg/L,且含有难降解的偶氮染料和重金属残留。
为应对上述挑战,近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与企业纷纷研发并推广环保染整技术。以下为在灰色塔丝隆复合白色摇粒绒布料生产中已成功应用的关键环保工艺。
通过改性染料与新型助剂体系,实现尼龙与涤纶在较低温度下的高效上染。
采用新型低温分散染料(如Ciba® Terasil W系列),配合非离子型匀染剂,在100-110℃条件下完成塔丝隆染色,较传统130℃工艺节能约25%。
| 参数 | 传统高温染色 | 低温染色工艺 |
|---|---|---|
| 染色温度(℃) | 130 | 110 |
| 蒸汽消耗(kg/t) | 3.8 | 2.6 |
| 上染率(%) | 88.5 | 91.2 |
| 染料残留量(mg/L) | 120 | 75 |
| 能耗降低率 | — | 31.6% |
数据来源:东华大学《低温染色在尼龙织物中的应用研究》,2021
该技术已在江苏某大型印染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年节水超12万吨,减排CO₂逾800吨。
超临界CO₂染色是一种无水染色技术,利用CO₂在超临界状态下兼具气体扩散性与液体溶解能力的特性,将染料直接输送到纤维内部。
德国DyeCoo公司开发的ColorDry系统已在Adidas、Nike供应链中试点应用。中国浙江某企业引进该技术用于摇粒绒染色,结果显示:
| 项目 | ScCO₂染色 | 传统水浴染色 |
|---|---|---|
| 水耗(m³/t) | 0 | 180 |
| 染料用量(kg/t) | 1.2 | 2.5 |
| 染色时间(h) | 0.8 | 3.5 |
| 废水COD(mg/L) | 0 | 980 |
尽管设备投资较高(单台超3000万元人民币),但长期运营中可通过节省水费、排污费及染料成本实现经济回报。
替代传统碱精炼工艺,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等生物制剂进行退浆与精炼。
| 酶种类 | 用量(g/L) | pH范围 | 温度(℃) | 处理时间(min) |
|---|---|---|---|---|
| 纤维素酶 | 1.5 | 6.0-7.0 | 50 | 45 |
| 果胶酶 | 2.0 | 7.5-8.5 | 55 | 60 |
| 蛋白酶 | 1.0 | 8.0-9.0 | 50 | 30 |
参考文献:江南大学《生物酶在棉/涤混纺前处理中的协同效应研究》
酶法处理可减少烧碱使用量80%以上,降低BOD(生化需氧量)排放60%,且织物损伤小,强力保留率提高15%。
传统含氟防水剂(C8类)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属性被逐步淘汰。新型无氟防水剂以硅丙乳液、聚氨酯分散体为主,具备良好耐洗性与生态安全性。
| 防水剂类型 | 拒水等级(AATCC 22) | 接触角(°) | 可生物降解性 |
|---|---|---|---|
| C8含氟剂 | 90分 | 140° | 差(半衰期>5年) |
| 无氟硅丙 | 80分 | 120° | 良好(6个月) |
| 无氟聚氨酯 | 75分 | 110° | 良好(8个月) |
尽管无氟产品初期防水性能略低,但通过纳米微胶囊包覆技术可提升其耐久性,满足日常穿着需求。
基于上述技术,构建一体化环保染整流程如下:
坯布检验 → 生物酶前处理 → 低温染色(塔丝隆) → ScCO₂染色(摇粒绒)
↓
组件复合(热压粘合) → 无氟防水整理 → 成品定型 → 检验包装
| 工序 | 控制参数 | 目标值 | 在线监测方式 |
|---|---|---|---|
| 生物酶处理 | pH值 | 7.2±0.3 | 在线pH传感器 |
| 温度 | 52±2℃ | 红外测温仪 | |
| 低温染色 | 浴比 | 1:6 | 自动补水系统 |
| 升温速率 | 1.5℃/min | PLC控制系统 | |
| ScCO₂染色 | 压力 | 25 MPa | 高压传感器 |
| CO₂流量 | 30 L/min | 质量流量计 | |
| 无氟整理 | 烘干温度 | 160℃ | 热成像仪 |
| 定型车速 | 35 m/min | 编码器反馈 |
| 资源类型 | 传统工艺 | 环保工艺 | 节约率 |
|---|---|---|---|
| 新鲜水(m³) | 195 | 45 | 76.9% |
| 蒸汽(t) | 4.2 | 2.8 | 33.3% |
| 电力(kWh) | 680 | 520 | 23.5% |
| COD排放(kg) | 1.15 | 0.28 | 75.7% |
环保工艺不仅关注节能减排,更需确保终产品的物理与化学性能达标。以下为某批次灰色塔丝隆复合白色摇粒绒布料的实测数据。
| 检测项目 | 标准要求 | 实测值 | 测试方法 |
|---|---|---|---|
| 断裂强力(经向) | ≥350 N | 386 N | GB/T 3923.1-2013 |
| 断裂伸长率(纬向) | 25%-40% | 32.7% | 同上 |
| 起球等级(马丁代尔) | ≥3级 | 4级 | GB/T 4802.2-2009 |
| 透湿率(g/m²·24h) | ≥8000 | 9200 | GB/T 12704.1-2009 |
| 防风性(mm/s) | ≤50 | 38 | ASTM F1671 |
| 测试项目 | 标准 | 实测结果 | 评级 |
|---|---|---|---|
| 耐皂洗色牢度 | GB/T 3921-2008 | 变色4-5级,沾色4级 | 优 |
| 耐摩擦色牢度(干) | GB/T 3920-2008 | 4-5级 | 优 |
| 耐摩擦色牢度(湿) | 同上 | 4级 | 良 |
| 耐光色牢度(氙灯) | GB/T 8427-2019 | 6级 | 优 |
依据OEKO-TEX® Standard 100 Class II(婴幼儿用品标准)进行有害物质筛查:
| 检测项目 | 限值 | 检出值 | 是否合格 |
|---|---|---|---|
|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 不得检出 | 未检出 | 是 |
| 甲醛含量(mg/kg) | ≤75 | <20 | 是 |
| pH值(水萃取) | 4.0-7.5 | 6.3 | 是 |
| 镉(Cd)含量(mg/kg) | ≤0.1 | <0.01 | 是 |
| PFOS/PFOA | 不得检出 | 未检出 | 是 |
所有指标均符合国际生态纺织品高安全等级,具备出口欧美市场的资质。
山东如意集团于2020年建成国内首条“无水染色+生物酶处理”示范生产线,专门用于功能性复合面料生产。其采用国产化ScCO₂染色设备,结合自主研发的低温染色助剂,成功将灰色塔丝隆复合摇粒绒布料的综合能耗降低38%,年减排废水15万吨。该项目获“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东丽公司开发了“ECO CIRCLE™”再生聚酯系统,将废旧摇粒绒回收再制成新纤维,并配套使用无水染色与无氟整理技术。其生产的复合面料已用于The North Face等品牌产品线,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 成本项 | 传统工艺 | 环保工艺 | 变化率 |
|---|---|---|---|
| 原材料 | 28.5 | 30.2 | +5.9% |
| 水电气 | 15.8 | 9.6 | -39.2% |
| 染化料 | 12.3 | 10.1 | -17.9% |
| 排污费 | 3.5 | 0.8 | -77.1% |
| 设备折旧 | 4.2 | 6.5 | +54.8% |
| 合计 | 64.3 | 57.2 | -11.0% |
尽管环保工艺前期投入较高,但通过节能降耗与政策补贴(如绿色信贷、税收减免),整体生产成本反而下降11%,具备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功能性纺织品市场报告》,环保型复合面料年增长率达18.7%,其中户外运动品类占比超过40%。欧盟“绿色新政”(Green Deal)明确要求2030年前纺织品必须实现可循环设计与低碳生产,倒逼供应链升级。
尽管环保染整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实际推广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