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纺织服装业结构调整成功经验
欢迎光临~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512-55230820

公司新闻

德国纺织服装业结构调整成功经验

  德国纺织服装业是受全球化打击程度沉重的产业之一,在过去30年中虽然已经严重萎缩,但是仍然属于德国较大的工业门类。在消费品领域,德国纺织服装业是德国仅次于食品业的第2大行业。德国纺织服装业在技术革新和非常规用途方面取得的进步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在国际比较中是属于现代化的行列,在全球市场也很有成效,在纺织服装出口方面,德国名列前茅,产品出口率达42%,自两德统一以来翻了1番。德国纺织服装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结构升级不无启发。

  一、德国纺织服装业概况

  经历30年的巨大变迁,德国纺织服装业就业人数从55万降至12.1万,企业总数从4000家减至1300家。据估计,目前德国9/10的服装产自国外,60%的纺织品来自国外。1980年德国纺织服装进口额占行业销售总额的2/3。2008年德国纺织服装进口额比行业销售总额多1/3(详见附表一)。其中60%的纺织品交易是销售商自行进口的。目前德国纺织服装生产中,28%是服装深加工,主要生产上衣;28%是从事家用纺织品生产;45%是生产增长潜力大的技术纺织品。

  德国纺织服装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约70%的纺织服装企业员工少于100人。德国纺织业平均每家企业96名员工,每年创造1500万欧元销售额;服装业平均每家企业101名员工,年销售额2400万欧元。除阿迪达斯外,德国纺织服装业基本没有跨国公司,股份公司也很少。由于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外来资本,德国纺织服装业并购案频发,许多老字号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集团公司,如德国纺织业年销售额超10亿欧元的唯一企业Daun集团旗下有约60个大多为独立经营的传统品牌公司。拥有Bugatti品牌的德国男装生产商Brinkmann旗下也有Odermark、Dressler、Pikeur(骑马时装)等品牌。

  当然德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也不能独善其身。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2年增长后,2008年德国纺织服装业销售额降至210亿欧元,降幅5%。德国纺织服装总会预计,德国纺织服装业订单将大幅下降。但是德国纺织品贸易协会主席乔斯特(Steffen Jost)对纺织服装贸易持“谨慎乐观”。他说:“类似上衣和裤子等消费品即使在经济不好时期也是要买的”。

附表一:德国纺织服装业进出口额(单位:亿欧元)

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
1980 83.47 131.8
1985 129.83 169.56
1990 165.38 248.6
1991 171.76 295.97
1995 157.49 262.54
2000 200.52 317.99
2002 206.72 295.53
2004 207.31 288.74
2005 208.66 290.44
2006 225.84 309.25
2007 229.18 306.24
其中:纺织品 91.21 144.16
服装 67.15 113.39
原材料 44.28 31.90
半成品 26.54 16.78
2008年 218.33 303.99

#p##e#

资料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德国纺织服装总会

  二、德国纺织服装业实现结构调整做法

  德国纺织服装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际竞争力主要归功于所谓的“双重战略”:即一方面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将大宗产品生产尽可能地转移到国外;另一方面企业迫于廉价进口压力注力于专业市场,开发拳头产品,生产和销售高档产品。其结果是越来越大的纺织服装进口比例是国外的德国企业或进口商自己委托企业生产的,德国国内企业主要从事管理、设计、专业加工。象德国大的T裇衫和网球服生产商Trigema(拥有1200名员工、年销售额8200万欧元)或欧洲大的窗帘和装饰材料生产商Ado等仍然继续在德国生产纯属例外。在德国300亿欧元纺织服装进口中,约1/5来自中国,1/10来自土耳其,其次是孟加拉国、印度。曾是德国纺织服装进口大来源地的意大利现位居第5,罗马尼亚、波兰紧随其后。

  在将生产大举外迁的同时,德国纺织服装企业重视技术创新,研发新的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努力保持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如窗帘生产商爱多(Ado),缝纫线和特品线专业生产商Amann与Guetermann公司,高档内衣和浴衣生产商黛安芬(Triumpf),袜子专业生产商Falke集团,以及衬衫生产商欧林浦(Olymp)公司,后者的总经理立志将公司打造成欧洲大的衬衫生产商。德国纺织服装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成功的例子应属在技术纺织品领域的不断创新。今天技术纺织品主要被用于汽车制造业、道路建设和医疗领域,也被用于生产智能服装。针对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提问—空客A380垂直尾翼和车辆汽油过滤器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是两者均使用技术纺织品。技术纺织品用途很广,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作为纺织垫可提高路轨安全,或作为窗帘与金属纤维的混合物具有防火功能。在服装中的功能有耐磨、防褪色、抗菌、增强呼吸和防震等。如在纤维中安装遥感器可以监督人体健康。10年前技术纺织品只占纺织业销售总额的1/6,今天已经升至近1/2。德国是技术纺织品的领头羊,居欧洲领先地位。知名的企业有FreudenbergNonwoven集团公司、Borgers集团、DeutscheGamma、Heimbach、KufnerTextilwerke和Daun集团,详见附表二。

  向智能产品调整使德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重新增长。1991年德国纺织服装出口占行业销售总额的近1/4,今天已经达到42%。德国纺织服装总会干事长鲍曼(Wolf-RuedigerBaumann)指出,鉴于日益增长的进口压力和许多企业国内销售额下降,出口业务对许多企业不仅十分紧迫,而且事关企业生存大计。然而即便是难以开拓的出口市场,扩大出口的潜力依然很大。目前德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主要市场是欧洲国家,但是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增长快的市场,西方设计的名牌产品在那儿特别走俏。东欧国家也存在很好的出口机会,俄罗斯已经成为德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第5大市场。

  推行名牌战略是德服装业制胜的另一法宝。品牌对纺织业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对服装业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在全球的销售,能够传达“一定的生活品味”。德国服装企业往往不局限于服装,而且也在首饰、钟表、化妆品和其他服饰等方面多管齐下来扩大其品牌的知名度。另一种发展趋势是“垂直业务模式”,即自产自销的一体化经营。越来越多的服装生产商增加其零售网点,加大展示和推销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以赢得更多的终用户。在国内外办时装展览是培育品牌扩大销售的另一做法。知名的展会有杜塞尔多夫的CPD和HMD是全球大的时装展。柏林的“环游展”是世界早的时装展,并正努力成为德国的时装首都。慕尼黑的体育用品展(ISPO)、法兰克福的高科技纺织品展(Avantex和Techtextil)、科隆的牛仔服装展、汉诺威的地毯和地板展(Domotex)等均是纺织服装生产商和贸易商争相参加的展会。

附表二:德国主要纺织品生产商

生产商 总部所在地 重点产品 销售额(亿欧元)
2007年 2008年
Daun集团 Rastede 纱线、布、针线、家纺、技术纺织品 11.76 11.83
Freudenberg Nonwovens集团 Weinheim 医用纺织品 8.16 8.01
Borgers集团 Bocholt 技术纺织品 4.76 4.80
Erwo控股公司 纽伦堡 家纺、技术纺织品 4.39 3.94
Wirth集团 富尔达 地毯、纱线、技术纺织品 2.67 2.30
Deutsche Gamma 克勒费尔特 技术纺织品 2.60 2.66
Textilgruppe Hof Hof 纱线、布、家纺 1.91 1.81
Enia Paderborn 地毯 1.85 1.40
Heimbach Dueren 技术纺织品 1.68 1.63
Kufner Textilwerke 慕尼黑 技术纺织品、设备 1.62 1.68

#p##e#

附表三:德国主要服装生产商

生产商 总部所在地 重点产品 销售额(亿欧元)
2007年 2008年
阿迪达斯 Herzogenaurach 运动服装 44.00 41.00
埃斯普利特欧洲 Ratingen 女上装、男装、童装 32.50 28.00
Hugo Boss Metzingen 男时装 16.32
Multiline Textil 杜塞尔多夫 女上装、男装、童装、睡衣 14.43 13.29
彪马 Herzogenaurach 运动服装 8.27 7.95
Miro Radici Bergkamen 女上装、男装、睡衣 8.10 7.05
S.Olivier集团 Rottendorf 女上装、男装、童装 7.57 6.49
CBR Fashion控股 策勒 女上装 7.00 6.00
Escada Aschheim 女上装、方巾 6.87 6.95
Gerry Weber Halle/Westf. 女上装、T衬衫 5.05 4.43
马可波罗 Stephanskirchen 女上装、男装、童装、睡衣、袜子 2.88 2.05
Sahinler集团 亚琛 纺织时装 2.70 2.75
Tom Tailer控股 汉堡 女上装、男装、童装、运动服装 2.61 2.17
Ahlers集团 Herford 男装、牛仔服 2.60 2.46
Seidensticker 比勒费尔特 衬衣、女上装、睡衣 2.59 2.38
Brinkmann Herford 男上装 2.45 2.45

资料来源:德国《对外经济》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