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从巴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0年全州棉花种植面积308万亩,其中机采棉220万亩,亩产皮棉预计可达150公斤。棉花种植向库尉轮优势产区集中,库尉轮棉花种植282.38万亩,占棉花总面积的91%;焉耆盆地种植面积9.14万亩,较上年调减10.26万亩,减幅52.9%。
今年以来,巴州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重点工作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州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精神,持续推动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积极调优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力。在棉花主栽品种上推行一县一种,按照棉纺企业对原棉纤维品质指标需求,实现订单生产。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大规模流转农民土地,开展棉花适度规模经营和高标准棉田建设,实现棉花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全面提升棉花种植水平,达到棉花生产提质节本增效的目标。
眼下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看着合作社的棉花被打包成型、整齐排放,脸上乐开了花。今年郭世学所在的合作社一共种植5.5万亩棉花,要是放在往年,这些棉花需要5500余人花费70多天才能采摘完成,如今通过采棉机采收,地里的棉花不到半个月就能全部采收完毕。
今年巴州库尉轮地区棉花播种、管理、采收全过程,均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等智慧农机作业,为棉花丰产丰收工作保驾护航。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智慧农机就像长了眼睛似的,播种时按照设定路线自动驾驶,一次性完成铺膜、播种、覆土等作业,不仅土地利用率提高不少,也为中期无人机棉花植保作业、后期采棉机采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智能机械化,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也让棉花生产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为农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轮台县策大雅乡牧业村明德家庭农场农机手蒋云海说:现在我们用北斗卫星定位来播种棉花非常笔直整齐,不仅省时省力,还节约种子、地膜,明显提高效益。往年农场3000亩棉花少需要250-300名拾花工采摘,现在1台采棉机就解决问题了,采摘棉花一项节约200多万元成本,智慧农机真是一把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AAA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