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D:\wwwroot\alltextile\wwwroot\Framework\Lib\Template\ThinkTemplate.class.php LINE: 123
热固型活性染料染棉,染色工艺该如何设定?
热固型活性染料,含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它以季铵型吡啶甲酸为离去基,与纤维素纤维的固着反应如下:
热固型活性染料,虽属于活性染料范畴,但由于它带有别样的活性基团,所以对染色条件的要求,与其他类型活性染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重大差异。
(1)染色温度的设定。热固型活性染料所带的活性基团,化学活性相对较强,在≥100℃的条件下(严格来讲是在70℃以上),其B-吡啶甲酸便会产生消去反应,染料就能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而固着。这类染料可以采用高温(≥100℃)固色,而完全摒弃固色碱剂。
工艺。
a,配方:
染料 1%(owf)
整合剂 1.5g/L
缓冲剂 1,5g/L
食盐 40g/L
可见,这类活性染料对染色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它既适应沸温常压(100℃)染色,也能适应高温高压(130℃)染色。
(2)染溶pH值的设定。热固型活性染料,对染浴pH值比较敏感,适合在中性中染色。pH<7或>7,都会使得色量下降。
为此,必须加入pH=7的缓冲剂染色。因为,在实际生产中,水质、织物染料、助剂等自身的pH值存在着不稳定性,容易引起染浴pH值的波动。
染浴pH=6,以稀醋酸调整;染浴pH=7,加缓冲剂2g/L;染浴pH=8,以纯碱液调整。
热固型活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在70℃以下时,染料的移染行为显著。染色布与移染布的色差,几乎可以接近5级。这说明,在70℃以下,染料尚未与棉纤发生固着, 只是物理性吸附在棉纤上。染色温度在70℃以上,染料的移染作用随温度的提高显著下降。 染温达到100℃以后,染料的移染作用完全消失。显然,这是由于染料与棉纤之间发生了固着反应,染料一旦与棉纤固着,便失去了移染能力的缘故。
这表明,升温至65~70℃时,保温染色10~20min,通过移染达到匀染的目的是有效的。而在70℃以上保温染色,由于染料开始固着,移染作用下降,匀染效果会明显变差。
从以上可知,热固型活性染料浸染,切实可行的染色工艺可以这样设定。
AAA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
FILE: D:\wwwroot\alltextile\wwwroot\Framework\Lib\Template\ThinkTemplate.class.php LINE: 123
ThinkPHP3.1.3 { Fast & Simple OOP PHP Framework } -- [ WE CAN DO IT JUST TH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