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保定市东南部。该区域是河北省有名的产棉区,高阳素有“纺织之乡”的美誉,辐射周边数县,为高阳手工印染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高阳民间染织技艺是流行于高阳县域及周边县市的民间手工技艺,该技艺始于明末,兴于晚清,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纺织史和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高阳民间染织业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初创期,清朝末代和民国初年的兴盛期,日伪统治时的衰落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型期,历经数代兴衰叠替,曲折坎坷,表现了民族手工业顽强的生命力和高阳人民的聪明才智。
做为中华民族传统纺织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阳民间染织技艺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不断吸收、融合外来纺织工艺并为我所用。它的工艺技术种类繁多,代表性的工艺技术共分为四大类型十数个小项。四大类即纺、染、织、整民间工艺。十数个小项包括土布印花、土轧光技术、扔梭织布织织布、提花楼子织布、土漂染技术等。
高阳民间染织技艺具有自己一整套纺、染、整工艺流程。其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和实用价值。在20世纪30年代,用“高阳民间染织技艺”生产的纺织品曾占华北地区纺织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并曾出口世界各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国后,甚至在“文革”时期,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仍保持了了自己完整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出口,“高阳土布”享誉世界。
高阳民间染织业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既有家庭式、作坊式的小型生产模式,也有近代工厂、布线庄等近代工商业生产模式。高阳民间印染技艺在整个华北甚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北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纺织文化的缩影,是中国乡土经济和文化的重要遗存。机械化模式出现后,高阳民间染织技艺将被取代,急需保护。
AAA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