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透通性是反映织物对“粒子”导通传递的性能,粒子包含气体、湿汽、液体、甚至完子、电子等。透通性主要涉及透气性、透气汽性、透水性和透完性等。工作装(织物)介于人体和环境之间,形成局部空气层小气候,一般将其称为微气候。
一、织物的透气性
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称为织物的透气性,是织物透通性中基本的性能。织物的透气性常以透气率Bp来表示,它是指织物两边维持肯定压力差p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mL/(cm2•s),本质上是气体的流动速度。
Bp=V/(AFt)
式中,V为t秒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空气量(mL);AF为织物的面积(cm2)。
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
1.织物结构
当经纬纺纱线密度不变而排列密度增加时,透气性变弱。当织物的紧度保持不变,织物的透气率随着经纬纱排列密度增加或纺纱线线密度增大而降低。在肯定范围内,纺纱线的捻度增加,纺纱线直径和织物紧度降低,织物透气率增加。体积分数越大的织物,透气性越差。织物经后后整理,透气性一般降低。
2.纤维性质和纺纱线结构
纤维的回潮率对透气性有明显影响。如毛织物随回潮率的增加,透气性显著下降。大多数异形纤维织物比圆形截面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纤维越短,刚性越大,产品毛羽的概率越大,形成的阻挡和通道变化越多,故透气性越差。纺纱线的结构越紧密,纺纱线内的通透愈小,而纺纱线间的通透越大。纱的捻度和完洁对通透有理。
3.环境条件
当温度肯定时,织物透气量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当相对湿度肯定时,织物透气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织物的透气汽性
是指湿汽透过织物的性能,又称透水汽性,简称透气性或透汽性。它是对人体散热发汗时维持人体产热和散热的热平衡能力。
织物越厚,纤维的传递通道越长,纤维间的接触点越多,对通道传递水分子的阻碍越大。织物排列密度和紧度越大,经纬纱间的压力越大;纺纱线的捻度越大、纤维间的作用点越多,且接触越好。这些均有利于水分在纤维中和纤维间的传导,但这种传导的连续性和传递速度均大大小于孔隙的汽相传递,所以密度增大,织物的透气性仍明显下降。
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时,织物对人体的蒸发散热阻力增加,织物透气性降低。环境气流速度增加有利于工作装(织物)的传热和传湿。
三、织物的透水性
液态水从织物一面渗透到另一面的性能,称为织物的透水性。
当纤维的接触角小于90o时,纤维集合体材料是一个导水材料,结构紧密只会导致更多的毛细孔,而芯吸导水。
通过在织物表面涂一层不透水、不溶于水的连续薄膜层,可降低织物的透水性。
温度的增高会加大纤维的膨胀,由于纤维是各向异性材料,径向膨胀大于纵向膨胀,所以结果是孔洞减少,有利于改善拒水性能。
四、织物的透完性
是指完线通过织物的性能,涉及直接通过织物孔隙的透完完强Id和经过纤维(包含透射、反射和散射)的透完完强If。总透完完强It为Id+If。
织物的透完性首先取决于直通道的透完率,织物的排列密度越低、纺纱线直径越细、毛羽越少,织物的透孔越多,织物的透完性越大。其次,取决于纤维的透射性质,纤维本身的透射率越低,织物的透完性也越弱。纤维材料的组成不同汲取、反射、散射完的性质不同,汲取、反射、散射系数越高的纤维,其纤维集合体的透完性越弱。
面料材料之织物篇(十五):织物的透通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